简而言之,控制生产成本的方法就是,节约原材料,尽可能压缩工资,减少制造费用支出。原材料成本控制需要从采购环节、仓管环节以及线上标准化这些方面控制,生产计划员的成本控制是一个比较长时间才能见效的事情,也就是不能立竿见影的事情,生产计划应该如控制成本呢。
1、生产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从你的描述,感觉你说的好像不是生产成本,而是管理费用。这在成本控制方面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生产成本一般指生产性企业,在产品制造环节的所支出的成本。它一般包括直接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成本,工人的工资以及制造费用三个部分,原材料成本控制需要从采购环节、仓管环节以及线上标准化这些方面控制。生产成本中的人工费用部分主要是在一线的生产工人的工资部分,
减少不必要的加班等等。制造费用主要是指直接用于生产的水电等费用,这个展开说是一部成本会计的教学大纲。篇幅所限,不便展开说,简而言之,控制生产成本的方法就是,节约原材料,尽可能压缩工资,减少制造费用支出。如果是管理费用,那就要在管理环节上下功夫,如你所述部门复杂,流程繁琐。在这些方面的精简优化方面做文章,
2、生产计划员如何成本控制?
我是古哥计划,头条号作者,职场问答专家,职场领域创作者,专注生产计划15年。生产计划员如何成本控制?生产计划员的成本控制是一个比较长时间才能见效的事情,也就是不能立竿见影的事情,生产计划应该如控制成本呢?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异常工时生产计划在实施过程的异常工时产生的原因非常多,如采购欠料、产品工艺问题、设备问题、模具问题等等,这些产异常的工时需要生产计划去控制,如何控制?建立组织内各个部门的异常工时表,由计划统筹管理,按月、按周统计,分析出异常工时最大的的部门,并下达任务数要求整改,通过生产计划的协调控制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如以下某公司的异常工时数据(数据已做处理):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从8月开始,异常工时下降了,这也是对公司的总体成本控制,按30元/小时计算,8月与10月的对比,产生的成本可计算出:(5948-1140)*30=144240元,这里还不包含隐性成本;通过对部门的排名,要求各部门对异常工时做出短期与长期对策,由生产计划部门进行跟踪;减少切换生产计划的的核心目的之一是让制造部门减少切换,并通过科学的算法,和排程来避免无效的切换,如一条线,一天换线超过3次以上,一天一台注塑机换模次数也超3次以上,换模频繁,结果由于计划排程不合理,颜色也切换了3次以上,这些都是隐性成本;生产计划可以在月排程初期设定好目标,在和销售部门或客户沟通的情况下达到下目标或者相对平衡:数量少于多少的尽量不上线(可以是小于1000,也可是100)同一台设备一天模具切换尽量不超过2次同一台注塑机颜色切换尽量不超过1次同一台注塑机前后排产颜色不要差异太大,减少品质风险发生同一条线当天生产的产品难度系数不要切换太大(难做和不难做的尽量分开)同一系列的产品尽量不要排在当天多条线同时生产,预防物料窜料等等;通过以上的排程规则及生产计划的核心计算法,达到销售与制造的相对平衡,从而减少成本的额外支出,以上需要按月统计数量,通过产量提高来体现计划部门的排产合理性;如下图某装配线通过优化排产方式,产量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