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道家经典著作,也是国学经典之一。道是独立不改的客观规律,无所不包,周行不殆,对任何事物而言,都是绝对的,不可能被超越的,所谓的德能教育,首先德,其实指的是一个人的品行,德才兼备良好的品质,此外,这次教育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纵观中国教育,我们会发现很多的问题。
1、什么是德能教育?
所谓的德能教育,首先德,其实指的是一个人的品行,德才兼备良好的品质。而对应的能,实际是说明一个人面对困难时,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怕困难,坚强,勇敢,正直,果断,纵观中国教育,我们会发现很多的问题。许多的问题真的影响到祖国孩子未来的教育,如现在学生只注重成绩,不注意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自己的道德修养,动手能力不强,心理素质不硬,遇到问题总是逃避,不自信,对未来迷茫,没有自己的计划,拖拉等问题。
而德能教育恰好解决这些问题,它所表达的内容不仅反应对于一个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孩子们自己个人能力的培养。首先教会一个孩子要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常的待人基本礼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家长对孩子品行的放心,此外,这次教育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从小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会孩子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
2、《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德是什么?
《道德经》里的道是上篇《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揭示了阴阳变化的微妙,包涵了宇宙观、人生观等。德是指下篇《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长生久世之道,包涵了认识论、方法论、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道德经》是道家经典著作,也是国学经典之一。是华夏民族的智慧集精,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整个民族的性格铸成、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经》世人读之,都会各有所得。哲学家可从中洞悉天道,军事家可从中参透兵机,政治家可从中探索安邦定国之策,大志者可从中建功垂名,淡泊者可从中学会养生延年,道是独立不改的客观规律,无所不包,周行不殆,对任何事物而言,都是绝对的,不可能被超越的。而任何事物对道而言,都是相对的,有限的,都有正反两面,且正、反皆可相互转化,
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老子的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对世界、对中国哲学影响匪浅,德国哲学家尼采将《道德经》形成一个“永不枯竭且满载宝藏的井泉”认为只要“放下水桶,便唾手可得”,凡学者都可从《道德经》中受益,认真体悟,便会拥有发现“道”之精妙的心灵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