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础差,到底应该从哪开始补。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六年级是有一定数学基础,抽象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十分强调基础的学科,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打好数学基础,那么在初中、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将会是非常吃力的,而且很可能永远都无法追赶上来。
1、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数学差,该怎么辅导?
数学差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几年来一直比较差,第二种是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差。对于第一种情况,说句实在话,很难上来,因为几年来,你很多知识都不明白,而六年级的学习是要在已经学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夸张点说,就如同你从六年级直接上九年级学习一样,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家孩子从此刻开始加倍努力学习,把几年来落下的知识在放学回家之后进行补救,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询问老师,我想是可以补上来的,这需要坚强的毅力和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才行,要看你家孩子能否做到,否则会一直差下去!对于第二种情况,虽然没有太大问题,但也不可忽视,否则孩子的成绩拉下来太多就麻烦了,这种情况的孩子可能是最近没认真听课,或者是家长最近没有重视孩子,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但无论什么原因,孩子的基础不差,适当的补一补就可以提上来,孩子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询问老师,家长在家里也应当积极的教育和监督,并且定期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我想通过家校共同努力,这种孩子一定能够把成绩提上来!总之,孩子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跟着老师的思路,不明白的知识在课下及时询问,孩子在家里认真学习,家长予以监督,在任何年级都不会差,如果孩子的成绩一直比较好,看看我讲的一些奥数题,可以让你的孩子更加优秀,
2、小学数学基础差,从哪开始补?
小学数学基础差,到底应该从哪开始补?这个问题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小学阶段,一共有7大数学知识体系,包括计算体系、计数体系、应用题体系、几何体系、数论体系、行程体系、组合体系,学生如果数学基础差,那应该是上述某几个甚至全部体系都有短板,我们需要逐项分析并补齐短板。一、计算体系数学数学,通俗的讲就是关于数字的学科(当然还包括逻辑推理和归纳法),在小学阶段,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技能,按照大纲要求,学生不仅要算的准,还要算的快,因此,每到假期,老师都会布置一些天天练的题目,其中绝大部分就是口算和速算,
实际上,口算和速算是有区别的,口算是指对四则运算的灵活运用,和一些特殊值的计算技巧,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口算和巧算的要求是相似的,比如我们要记住25×4=100,37×3=111等特殊的值,还有就是“掐头去尾”法等计算方法,而速算则是一套相对独立的计算体系,比如34×36,可以用头同尾合十的计算公式,迅速得出3×(3 1)=12,4×6=24,所以答案是1224。
一般来说,二年级以下的孩子可以适当的学一下速算,三年级以上由于计算习惯已经形成且难以改变,我不是很建议再学习速算,实际上从我的教学经验来看,绝大部分孩子的计算能力都是不过关的,要么计算错误,马虎不断,要么计算太慢。计算过慢虽然在试卷上体现不出什么缺点,好像也没有扣分,但这种习惯对初中甚至高中以后的数学学习影响是深远的,如果前面简单的送分题不能快速的拿下的话,到了初中和高中,题量和难度大大增加后,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试卷后面的题目,
因此,我的建议是,小学阶段不仅仅要背99乘法表,还要背19×19乘法表,只有这样才能在计算中不落入下风,才会给自己在后面题目中拿分积攒时间。二、计数体系说到计数体系,很多家长会和计算体系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关系还真不大,所谓计数体系,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数图形个数、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组合、容斥原理、抽屉原理等等。
这个体系的一大特点就是都是和数字有关,但又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而是对数字的“再加工”,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分类思维,分类思维是三大数学思维(分类思维、归纳思维、抽象思维)之一,我认为是最为基础的数学思维,我们想象一个场景,一位同学拿着题目问老师如何做,你仔细想一想老师讲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她往往会说,这是一道××问题,比如这道工程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做题的时候首先是对题目进行分类,然后再用我们熟知的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去尝试解决,可以说分类思想是解决所有数学题目的首要思路,但是,从实际教学经验来看,我认为很多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都很欠缺,而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家长都不重视分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