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到大四,会一依次开设难易程度不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在大学里,计算机专业学的大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有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以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导论等,总的一句话说就是,包罗万象,学得十分杂和广泛,与计算机连接比较紧密的课程,这个专业学的可能和你想象中的有点差别。
1、计算机专业都学什么?
这个专业学的可能和你想象中的有点差别。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在校大学生,反正我大学前总以为这个专业学的就是黑客技术那种高大上的东西,然而,去年才知道,我想象的只是计算机专业里的一个小分支中的所应该学的,那叫做网络攻防。在大学里,计算机专业学的大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有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以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导论等,总的一句话说就是,包罗万象,学得十分杂和广泛,
很明显,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在某一个计算机领域内达到精深的水平,但是几乎全国所有的计算机本科专业都选择这样设置专业。目前为止(我开学大二),我学习的入门编程语言只有一种,那就是c语言,然后下学期的课表里,多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和算法,很明显,数学在计算机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在计算机领域的最前沿,都是涉及到高深的数学知识,数学底子不好,无法真正在这个领域走远。
我们老师曾经说过,数据结构和算法才是计算机行业里最为重要的一门课,因为算法 数据结构=程序,无论使用哪种编程语言进行编程,都逃离不开这个公式。所以不同编程语言的学习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大学里把最最重要的东西抓住才最紧要,至于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得多而杂的原因,可以从我们院长的回答中看出大部分高校的初衷:之所以计算机本科专业里设置的基础理论课那么广泛,是因为我们想要让你们更多的了解这个行业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选择自己以后专门从事的方面。
2、培训学计算机与科班的计算机专业究竟有什么区别?
作为一名IT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IT行业的人才缺口一直比较大,这就促使不少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培训的方式进入IT行业,从事的岗位类型也比较多,比如Web开发、移动互联网开发、嵌入式开发等等,当然这其中有不少技术人员也非常优秀。
说到区别,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知识结构上,比如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有比较健全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学科(数学、物理)、操作系统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电子电路等等,而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在知识结构上会有所欠缺,这种欠缺在岗位发展的初期也许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想提升岗位级别,这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应用级程序员未来无法走研发级路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基础知识不够健全导致的。虽然基础知识涵盖的内容比较多,但是只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大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都能够通过自学来掌握,比如每年都有不少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跨考到计算机专业读研究生,但是大部分学生在研一期间就能够逐渐弥补基础知识结构上的不足,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少非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在刚进入项目组的时候会比较辛苦,项目开展也比较缓慢,但是大部分人在研二结束的时候都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各种实验,所以只要不断学习,差距完全是可以弥补的,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3、IT学习主要学习什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C ,JAVA,8086汇编,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模电),数字逻辑(数电),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EDA技术,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系统分析,软件工程,windows编程(Qt),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