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普通院校毕业,有能力考注册会计师,考一个个人认为非常有必要。CPA考试有一定难度,也不至于高不可攀,用人单位,自然优先考虑持证人员,这时候CPA有更多的应聘优势,作为一个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八年的CPA来告诉你,无论你是否能够通过CPA考试,是否将来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只要是参与CPA考试对你个人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考CPA有什么好处?
作为一个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八年的CPA来告诉你,无论你是否能够通过CPA考试,是否将来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只要是参与CPA考试对你个人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假如你有幸通过了CPA考试,拿到了CPA证书,你可以去会计事务所历练两年,两年后,有CPA证书的你至少可以直接晋升为项目经理,独立带领4、5人团队完成新三板公司年报审计,担任项目签字注册会计师;一般工作个4、5年就可以担任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项目负责人及签字CPA;(2)假如你有幸通过了CPA考试,又不想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可以申请非执业CPA。
找工作的时候,证书栏里面有一项CPA证书,比任何会计类证书含量都高,同时,通过CPA考试,可以免除ACCA考试其中多门的考试科目;CPA考试的内容面比较广,通过CPA考试,你可以继续参与司法考试、证券或是基金从业资格证考试、注册评估师考试、理财规划师考试、如果入住了证券公司,还可以参加保荐代表人考试。
可以说过了CPA考试后再去参与这些考试,可以容易一大半,(3)假如你参加CPA考试,没能全科通过,或是即使你一门课程也没有通过。CPA考试给你带来的好处也很大,CPA备考的过程是个极其痛苦、需要很强耐力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工作后的人来。只能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备考,CPA备考的过程让你养成了一种学习的习惯,不因为被工作中的忙碌、人际关系的处理,导致整个人处于彻底怠惰的状态。
2、会计专业,有必要考注会吗?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1.这个个人认为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一个是你是否有比较好的会计专业基础,一个是你是否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毅力,如果两个条件一个都不具备,建议你放弃,因为估计考试通过的概率比较低。如果两个条件具备一个,可以尝试考考注册会计师,2.会计专业毕业,如果未来从事财务岗位相关工作,个人认为考一个注册会计师对工作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即使你985、211会计专业毕业,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对你的专业能力水平也是一个检验,如果你是普通院校或者高职高专这类学校毕业,注册会计师证对你专业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辅助证明。这里没有轻视普通院校或者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想法,就以自己身边的亲友为例,毕业某财税高职高专院校,根据自己的了解,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比较弱,连考税务师努力几年都没有通过,注册会计师就更难了,
具体原因个人分析就是专业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欠缺。3.找工作方面,985、211财经院校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可能就自带光环,一般校招就业优势远高于普通院校毕业生。如果普通院校毕业,有能力考注册会计师,考一个个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因为注册会计师各个科目考试与实务结合比较紧,对提升专业能力,适应工作岗位很有帮助。
3、感觉有CPA证书的人已经很常见了,考下来CPA还有什么用?
根据中注协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CPA人数超28万,到目前,应该超30万,从绝对数看,人数不少,但相比超2000万的会计从业人员,CPA占比还是偏低的。CPA考试有一定难度,也不至于高不可攀,近些年,CPA考试单科通过率都在20%以上,只要坚持,考完全科还是可以期待的。从职场竞争的角度来说,CPA越来越多,反映会计行业越来越卷,一个普通会计岗,也提出要求CPA资格,对于非CPA来说,岂不是更没生存空间了,
CPA越是烂大街,就越要挤进去,力争成为CPA。持证只是锦上添花,关键看工作能力,但当持证成为门槛,非持证人员就吃亏了,CPA不见得工作能力强,但毋容置疑,学习考试能力比常人更胜一筹,用人单位,自然优先考虑持证人员,这时候CPA有更多的应聘优势,在同一个单位,大家都干一样的活,工作能力没有差异,面对晋升、加薪,持证人员明显获得更多机会,不知大家同不同意?领导定式思维决定,他更认可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