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词汇量究竟指的是什么。先认识到这一点,你以后再遇到什么类似的疑问,就清楚,真正的重点应该在于不断加大积极词汇量的比例,也就是看到一个词汇,不仅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还知道它是有什么用法,你也能熟练的用起来,特别是把科技英语翻译成汉语,没觉得有什么多大的困难。
1、掌握了30000个英语单词属于什么水平?
掌握3万个英语单词,的的确确是很惊人的,也会让人感到有些肃然起敬。但是掌握英语单词的都少却不能真实地体现一个人的英语水平,我在初学英语的时候也是由于青春年少,少年气盛,我用半年的时间就把英汉小词典背下,里面一共有3万多个单词。结果又怎么样呢?我发现我的阅读能力实在是有所提高,我可以看看《远大前程》,《嘉莉妹妹》,《荒野的呼唤》,《美国悲剧》等等原文小说,科技书刊,比如半导体集成电路英文版,化学原理英文版,战略管理英文版之类的科学论著也是可以看懂的,
我发现我的写作能力也有比较大的提高,主要是体现在能够比较自由地用词造句了。因为有比较大的词汇量,我觉得我自己的翻译也是比较自由的,特别是把科技英语翻译成汉语,没觉得有什么多大的困难。当时我就为一些公司和老板翻译了很多这样的材料,但是我的英语口语和听力却还是比较差的。听力很差体现在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课,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提问我是不是某个地方有一个气球balloon,我却听成有一个水果了fruⅰt了,老师很幽默的说,你的回答没有大错,因为水果和气球都是圆的,惹得哄堂大笑,我却没有笑,因为我听不懂老师讲的英语。当时我的英语口语也不好,不是说我不能口头造句,而是我总是在答非所问,听不懂别人的话就乱回答,让人莫名其妙。
可以这样说吧,尽管我背了很多英语单词,但是我的口头表达和听力可能还比不上幼儿园的小孩,不过能背那么多英语单词总是有好处的。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能够用英语跟外教辩论了,我记得我跟外交辩论的第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中国学生与论文要抄袭?我说我就是中国学生,但是我从来都不抄。他问我为什么不抄,我说啦,要抄得找材料吧,要选材料中的某些段落来抄吧?在你找到可以抄的材料的时候我已经写好了,
这不过是辩论吧?但是他真的问我要论文了。当时我写的论文是评论中国的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他看了之后就说你真的不用抄。这是我用英语跟外教持续讲话最长的时间,我能用英语写论文也能够用英语跟外教讨论问题,甚至是争论问题,都得益于词汇量。不过很遗憾的是,我的英语口语总会带有一些口音,想改都改不了啦,那么我的3万多的英语单词怎么背来着呢?第一,我用卡片记忆,这种方法很土,但是效率非常的高。
第二,我读有英汉对照的英语小说和科普文章,划下有生词的句子,并且重点的读有生词的句子。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查词典,现在有一种思潮,就是反对英汉对照的东西,我认为是不明智的。第三,我拿到一本书,一定要把它读完,再读第二本,第四,我读杂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等书籍都读。有一些同学即使是学英语专业的,也不去读科学方面的书,这是很遗憾的,
2、英语只有3000的词汇量,看什么英文书好?
3000的词汇量,是时候开始大量阅读英文材料了,为英语语感的养成,打好基础。作为一个雅思阅读9分的学姐,我之所以阅读厉害,并不是因为我背了几本厚厚的词汇书,而是因为书读的多,而且,有正确的看原著方法,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到更多的人: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词汇量究竟指的是什么?代表着什么?通俗意义上的词汇量,是指我们字面上认识多少个单词,而不是指我们能用多少词汇来表达自己,也就是,寻常意义的词汇量,大概等同于消极词汇的数量,而不是我们真正掌握吸收的词汇的数量。
所以,先认识到这一点,你以后再遇到什么类似的疑问,就清楚,真正的重点应该在于不断加大积极词汇量的比例,也就是说,看到一个词汇,不仅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还知道它是有什么用法,你也能熟练的用起来,其次,看什么英文书?一个秘诀,看自己感兴趣的,难度适中的书以阅读为例,我见过很多人容易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才刚开始的时候,就读经典原著,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结果就容易导致,题材太难,容易受挫,也就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