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由陈式太极拳演化衍生的杨、吴、武、孙式太极拳已经为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熟悉和掌握。有人认为,将张三丰与太极拳联系起来的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著作是关百益主编的《太极拳经》(1912年),李亦畬的“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之句,应来自杨家的太极拳谱,太极拳的“张三丰创拳说”,源出杨露禅所拥有的《王宗岳太极拳论》。
1、介绍太极拳的书有哪些?麻烦给推荐几本关于太极拳方面的书?
比较早的太极拳书籍,现在重版。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大约20世纪30年代出来版,杨澄浦:《太极源拳体用全书》,大约20世纪30年代百出版。沈家桢、顾留馨:《陈式太极拳》,1964年,近代一些较好的太极拳书籍;《太极拳全书》是198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主要讲述了太极拳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最早由陈式太极拳演化衍生的杨、吴、武、孙式太极拳已经为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熟悉和掌握。《随曲就伸:与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是2002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功保,是访谈录,没有具体的招式练习。《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套路)》依据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和武术研究院组织制定的武术(套路)教练员岗位培训大纲,邀集当今富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练员、教授、专家共同编写而成,
它是我国第一部适用于武术(套路)教练员的专用教材,对促进武术竞技运动的发展和提高,以及向世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武术教程》全国体育院校教材,本教材适用于全国高等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系的武术专业教学(普修教学可选择其中的有关章节),同时也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药大学教材,虽然没有论太极拳,但所有太极拳有关的理论都在这本书里。
2、武当派与太极拳,是由于金庸的武侠小说,才有的吗?
武当派、张三丰、太极拳的关联,并不是始于1961年,至少始于1795年。若武当张三丰太极拳的说法,是受了金庸小说的影响才出现的------那么,“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就始于1961年,因为金庸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在1961年才写出《倚天屠龙记》(其中有张三丰创太极拳的情节)。
而《倚天屠龙记》在内地产生了武侠影视影响,是在1994年以后,这样的时间,一定不对,即武当张三丰太极拳的说法,与金庸小说的影响无关。民国时,唐豪发现的“厂本拳经”,其中太极拳经的标题就是“先师张三丰王宗岳传留太极十三势论”(见唐豪《太极拳宗师王宗岳考》中的照片),在1934年2月,上海大东书局公开出版杨澄甫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有一篇文章谈到张三峰创编太极拳描述:“真人辽东懿州人,姓张,名全一,又名君实,字元元,号三峰。
史称宋末时人......鹊飞蛇走,真人由此悟以柔克刚之理,因按太极变化,而成太极拳。动静消长,通过易理,故使之久远,而动效愈著,北平白云观,现存有真人圣像,可供瞻仰云。”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先大父更诏之日,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兴师,乃蒋先生发惟一之弟子。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央国术馆六周年纪念特刊》载有一文《太极八卦考》(未署名)中说“太极、八卦皆为张三丰一人所发明,即武当剑术,亦完全由太极八卦所化出,”1928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正式成立。将拳术专业分成了武当、少林两派,民国十六年(1927年)陈微明《太极剑》附录中有“太极拳为武当嫡派,乃张三丰祖师因观鹊蛇之斗,忽有会心,发明此拳。
盖恐修道之士,静坐功深,血脉有凝滞之患,山行野宿,突然有野兽之厄,是以观鹊蛇之斗智,仿禽兽之飞跃,法天地自然之理,参太极阴阳之秘,创此太极拳,以传修道之士,”1925年,陈微明《太极拳术》自序中称:“太极拳拳术,宋张三丰祖师所传也。”关百益先生得于清宣统三年,民国元年(1912年)整理后而公开的《太极拳经》,书中说:“辛亥秋,余获太极拳经抄本于京,其题有《山右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又题《武当山先师张三丰王宗岳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