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考的时候,那个时候,网络才刚刚兴起,资讯还没有这么发达,还没有出来分数就填报志愿,基本就属于瞎蒙的状态,感觉状态好的,就给自己填高一点的学校,感觉考的不好的,就填报低一点的学校,高考成绩出来后,往往与自己的预估分数出现差异,高分到差一点学校,低分捡漏进入好学校现象很普遍,我记得那年南开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是556分,刚过本科线。
1、考到一所不好的大学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天我在一款软件上线工作,刚开始想找个就近城市的,然后又在自媒体社群中聊天,谈到北京的新媒体运营,抱着好奇就搜了北京的工作,结果被打击到了。好多工作要求985以上,还有一家比较夸张直接要求说学历不符合的人不要投递简历了,这是一家写小说的公司,好了,说说我本人的大学,位于东北的一所中医药大学,是省属一本,但是实际是二本大学,学校结构简单,氛围也还不错,以及自认为的。
毕竟当年考大学真的是花了很大的精力,最后就考到离家千里之外的东北,我考的学校在我们家那边也算不错的,一所二本还是中医药大学,大学就读的也不错,唯有一点很后悔没有好好的去学习,主要赚钱去了。求职的时候是最碰壁的,因为学历的问题很多工作受到限制,不能找也不敢找,最后天天埋头在家写作,可是我需要与人交流所以长久写作不适合我未来的发展,
2、初三的孩子,学习不好考不上好学校,该怎么办?
读普通高中、读职业高中。天生我才天生我才必有路,条条大路通罗马,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普高是一条路,读职业高中同样是一条路。中国目前非常缺乏技术型人才,所以读职高也是不错的选择,初三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不亚于高中。许多学生感觉累、感觉迷惘,担心考不上高中,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但是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我们都称为“踩线生”,稍微低于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这类孩子我们要“治差”,对比较差的学科,老师进行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现有基础,定目标定任务,及时检查,有进步就及时表扬。
根据多年经验,踩线生50%,是可以考上高中的,对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分数远远低于高中录取分数线),我们要给他们布置最基础的任务,不歧视,多鼓励,多表扬,不然会无事生非,破罐子破摔。考不上高中可以读职业高中,人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最基础的知识永远是有用的,当他明白这一点,他就不会放弃了。职业高中有3 2模式的,五年时间中专大专连读;也有自考大专的,一边读中专一边自考大专,
3、大学努力了也考不好甚至挂科怎么办?
最近是大学的期末考试季,也有很多科目已经陆续考完出成绩了。有的人硕果累累,有人则垂头丧气,如果天天旷课玩游戏,挂科倒也无话可说,但偏偏有些同学感觉自己很努力了,却仍然考不好,甚至挂科,这种心情肯定更加沮丧。真经在大学里也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学生,一般来说有两类人,一类是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确实差,另一类则是以为自己努力,其实根本不够努力。
先说第一类人,这类人一般是照顾考生,比如从新疆西藏等地考过来的学生,还有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这些孩子的文化课程确实挺犯愁的,普通学生都是600分上211,这些孩子400多分就上211了。400多分的学习能力比600分的还是差得很远,所以,对他们来说,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考试觉得难也很正常。再说第二类人,估计题主就属于这样的人,
当年我宿舍里也有一个同学属于这类人。他每天和我一起上自习,要说勤奋也够勤奋的,但成绩就是不行,后来有一次和他一起备考六级,就发现了他的问题所在。当我背单词的时候,他在背单词,当我在做阅读的时候,他还在背单词,当我在练习作文的时候,他还在背单词,而且总感觉单词量没有达到6级要求,因此我就发现,他并不是不舍得花时间去学习,但他总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把自己会的东西翻来覆去学,却不愿意去挑战自己不会的东西。
所以,题主应该回过头来好好看看自己的学习过程,一方面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是够刻苦,别人学两个小时,你能不能学4个小时,别人周末出去玩,你能不能坚持上自习,另一方面,你也要尝试着挑战自己的极限,坚持做一些困难得让自己感到头疼、甚至是痛苦的事情,比如说做一些更难的题,看一些外文教材,写一篇小论文等等,只有不断抬高自己的底线,才有可能越学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