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关注执业中药师“药文汇”,分享客观严谨的医药健康常识中医说的归经什么意思,腿上的经络从下往上推和从上往下推有什么不同,这是我对“腿的经络从下往上推和从上往下推有什么不同,经络内属脏腑,外联四肢,主行气血。
1、筋和经络有什么区别?
筋,又称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肢体外周的筋膜(肌腱、韧带)、肌肉体系。依据十二经脉的分布,全身筋肉体系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经筋”,十二经筋作为经络的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的正常维持,依赖经脉和络脉等渗灌气血以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经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浅部,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通常不属络脏腑,
经筋的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尽相同。手、足三阳经的经筋分布于肢体的外侧;手、足三阴经的经筋分布于肢体的内侧,有的还进入胸廓和腹腔,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同时,经筋还遍布于躯体和四肢的浅部,对周身各部分的脏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于筋肉系统的总称,它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经络,分为十二正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以及若干孙络。经络分布在全身,直行者谓之经脉,横向支出者谓之络脉,经别络与经别联系表里,其中较为粗大的,分布较深且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而较为细小的,经的分支,深浅部均存在,网络于经脉间的称为“络”。
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十二经脉(统称正经)和奇经八脉(统称奇经)是经络的主要部分(若十二经脉加任、督二脉即为十四经脉),经络内属脏腑,外联四肢,主行气血。十二经脉共四组,每组三条经脉,互为表里,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作用。
2、中医所说的归经什么意思?
关注执业中药师“药文汇”,分享客观严谨的医药健康常识中医说的归经什么意思?把“归经”这个词拆开来单独理解字面意思:归,有趋向集中到一个部位的意思,如:归于,归给,归属等,经,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如:心经,肺经,肝经,脾经,肾经等。归经,药物作用趋向到某一个或几个脏腑经络,这样了解了某个药物对人体的哪些脏腑经络有关联后,临床医生在辩证用药上就有了可靠依据。
归经的起源:早在战国时期的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归经”的萌芽,然后到了汉朝时期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又有了“归经”的含义,但是,那时“归经”还是都初具雏形,直到到北宋金元时期,名医张元素在著作《珍珠囊》中,把归经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涵盖其中,后经世人逐渐完善成型流传至今,归经理论基础:1.人体脏腑的各自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这两者的关系是归经的理论基础之一,比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会导致失眠健忘、神昏癫狂,痴呆等症状。
这时,医生用药就会选养心类的像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等,仔细看,这些药物特点恰恰与心有关,故称为归心经,2.人体结构中,除了脏腑外还有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这就好像一片树叶的叶脉,养分通过叶脉传导给树叶。人体也是通过这些经络把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若有“风、寒、暑、湿、火、燥”六种邪气侵袭人体表后,就会循着经脉内传脏腑,而且,脏腑的病变也可以通络经络传导到体表,
再好比是一条条公路,在承载着个个车辆往返于两端站点一样。当经络出现病症,我们选用药物来消除时,也称为是归经,所以经络学说也是归经的理论基础,比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一旦有风寒邪气自外途经这一脉络后,能引起头疼,全身酸痛等症状,这时用中药羌活加以治疗,就是所说的羌活归膀胱经,归经的确定依据长久以来,人们通过对药物的形态,气味,性能、治疗范围等特点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并进行了总结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