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再过个五六年,我也就变成了他们口中“尴尬”的年龄了;那么程序员的职场出路在哪里呢。年龄大的普通程序员,将来的出路无非就是以下三个,大部分程序员的职业生涯是由所在平台的生命周期确定的,首先,程序员的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确实比较大,而且随着目前IT行业结构性升级的持续推进,大量的应用级程序员面临岗位升级的压力,对于基础知识结构不够丰富,且学习能力不强的程序员来将面临被行业淘汰的风险。
1、程序员以后的出路在哪里?
回答问题之前,我先来曝光一下目前的应用收入情况,目前应用收入日均在3000 ;相信你也可以。进入正题我最近刚好要出这方面的课程,下面我将以一个有8年应用开发盈利经验的安卓开发工程师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通常摆在程序员面前有两条路可选:转管理岗、成为技术专家可是管理岗位有限,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管理。成为技术专家,难度大,也未必有那个技术实力,
在这里,我来给你提供除了管理和技术专家这两条路线外的第三条路线。这条路径就是:从工具人到产品人无论是管理岗、技术专家还是普通的码农,实际上都是工具人;受雇于公司,完成任务,拿一份有上限的工资,只有完成从工具人转变为产品人,才可能打破收入的天花板。那么什么是产品人呢?产品人就是具有产品能力的人;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中提到:产品能力就是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的能力,
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呢?第一:优势大:作为中级程序员,你有将你的技术能力转化成一个产品的能力,通过这个产品去解决用户的特定需求;通过互联网的威力将它交付到更多的用户手里,从而获得回报。第二:风险低:利用业余时间在100小时内就可以完成一个产品,除了时间成本外几乎不需要其他成本,主业求生存,副业谋发展;前期把它当做副业来做,既不影响主业又可以带来副业收入。
第三:前景好这条路,理论上是没有收入的天花板;使用你的产品的用户越多你的收入就越多,如果你的产品火了,你就可以将副业扶正;开启创业之路,走上人生巅峰。---------------------重点来了所以,我最近正在规划的课程就是带你完成由工具人到产品人的转变,我们的目标是:学完这个课程,你可以独立从0到1打造一款月入2000的产品,这不是终点,这是你打破收入天花板的起点。
2、程序员的职场出路在哪里?
几个月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不过这时间又过了几个月,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认识,和大家分享分享,明年本命年,再过五年也40了,算是大家口中【有着中年危机的年龄】,现在确实有一些担忧:最近Oracle裁员,我们公司也接到不少这些人的简历,大部分人学历都是杠杠的;先不讨论这些人的水平怎么样,大部分人面试完,面试官都会说:年龄太大,进来不好安排,让他们做开发、需求的工作吧,对个人和公司都不好,而且有些人的年龄比咱领导都大。
想一想,再过个五六年,我也就变成了他们口中“尴尬”的年龄了;那么程序员的职场出路在哪里呢?我谈谈现在的理解,尽可能做到行业靠前以前我总会说,如果你做到行业内前30%、40%,甚至50%,是不用担心失业的;但是现在我也想增加个前提条件,30岁之前这天定律是行得通的;过了30岁之后,就应该有失业的担心了,这时候你可能需要做到行业的前20%才能从容面对失业;而40岁之后就要祈祷别失业了,因为失业之后再就业的压力会很大。
现在我觉得如果一直走技术道路的话(或者转管理),要么年轻的时候就争取混进大厂(一直在里面混或者镀镀金出来),要么像我一样,找一个从来不主动辞退员工的单位,混到让领导觉得“这小伙子还不错”的程度,横向发展现在职场就业压力变大,对很多企业来说,他们并不要求程序员敲代码特别厉害,他们更希望招聘到身兼多职、拥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所以如果程序员,在某些业务领域拥有深厚的业务知识;或者懂一些运营、数据分析的知识;或者知道如何与需求/产品沟通,协调整个项目的运行和发展;那么职场道路可能会更宽一些,当遇到职业发展瓶颈的时候,选择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