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进入体制后的后续操作不通过考试呢。但要说一次考试能查出谁高考作弊,我认为不可能,理由有三,任何一次考试都有许多不可控因素,第一次考得好,再考一次可能就没那么高了,但也有可能更高,成绩甚至会随着心情波动,我们目前还不允许有这么厉害的考试出现,理论上不可行,实际上也行不通。
1、为什么学生要考试?
1其实考试是一个工具我们的记忆分为识别,存储,提取。你看到一个苹果,识别出来,然后储存进大脑,下次再见到苹果提取出来,考试就是记忆提取的一个过程。提取的越多记得越老,这个有相关的心理学实验做支撑。研究表明,时时参加考试的人记得更好,学的更好,所以,老师们一般都会运用这一手段。教师间也对这句话有共识:如果想让孩子进步快就要多考试,
大到期中期末考试,小到平时的听写,都是考试提取记忆的过程。从政方面来说,考试是不可少的,平时学习了,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多考考自己。比如让别人提问等,都会对学习很有帮助,2考试可以查漏补缺你学习了一段时间,学得怎么样了。通过考试一考就知道了,那些知识点会,那些不会。不会的重点补足,老师也通过这种方式知道自己教学的疏漏,学生知道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2、为什么进体制要考试,然后所有提拔都是研究而不是考试?
参照科举和举孝廉,不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就得通过选举或者推荐。现如今都快没有直接选举了,农村的村主任也由支书兼任,推荐的话,参考两院院士,到时候会出来很多烟酒院士,而屠呦呦们争取不到所需的推荐院士。可以想象一下,若干年后,是不是被垄断了?可能有人会说,当今制度的优越性,不可否认,但是具体执行者还是人,他们政治素养未必跟得上,只有不敢腐不能腐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不会腐!至于为什么进入体制后的后续操作不通过考试呢?我认为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组织意图,
3、大学刚开学,为什么还要组织一次考试?听着挺玄乎,说是筛查高考作弊生,是真的吗?
新生也太好骗了,一场考试就能筛查高考谁有没有作弊?我们目前还不允许有这么厉害的考试出现,理论上不可行,实际上也行不通。大学刚开学确实会有一次英语考试,目的在于摸清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以便后来英语分班,但要说一次考试能查出谁高考作弊,我认为不可能,理由有三:任何一次考试都有许多不可控因素,第一次考得好,再考一次可能就没那么高了,但也有可能更高,成绩甚至会随着心情波动。
6月份高考,9月份开学,3个月的时间好多知识早都忘了,开学的考试又怎能反映高考时的水平呢?绝大多数省份如今使用全国卷,部分省份省内自主命题,全国卷还有一二三卷之分,一卷的600分和三卷的600分含金量明显不同,面对同一份试卷,河南考生考620,西藏考生考530,两人考到了同一所学校,你能说西藏考生作弊了吗?考试时我可能拉肚子了,生病感冒了,导致发挥失常导致成绩不高,难道说我考试作弊了吗?证据呢,这次试卷出的合不合理,有没有区分度,专家论证过了吗?就凭一次入学考试就断定谁高考作弊,简直儿戏!综上,通过入学考试筛查高考作弊生纯属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