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学生的心态导致就业越来越难。个人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是真的找不到就业岗位,而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没有找到相互的结合点,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是心态,要解决的也是要靠调整心态,国家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相关职能部门也采取了便民利民的举措,开辟网上便捷通道,用人单位更是积极行动,复工复产,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
1、前端就业为什么那么难?
作为一个前端从业者,我对这个行业还是有所了解的。这几年前端的工作确实没有前几年好找,但是,也绝对没有到找不到工作的地步,先说说为什么不好找工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行业门槛越来越低。过去,在人们眼里程序员是一个高级技术行业,只有那些逻辑清晰,学历背景优秀的人才能胜任,总结就是两个字,厉害!这种工作一般人是干不了的。
但是现在呢?程序员中大专学历已经相当普遍,面试过的新人中,不乏一些中专技校毕业的学生,可以感觉到的是,我们整个行业的就业门槛已经越来越低。市场有需求,人才也是过剩的,难找的不是程序员,而是对口的,优秀的程序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公司只能从学历,经验等方面来筛选求职者,我有许多认识的小伙伴跟题主一样是培训班毕业的,经过努力他们中绝大部分人都找到了工作,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些路子:正路:提升自己的技术培训的时间只有四个月,最先找到工作的小伙伴,在培训期间就表现出了对技术巨大热情,他们真的很喜欢技术,业余的时间都在不断学习知识。
这种进步是可怕的,他们拼命学习四个月,水平真的比一些一年经验普通科班出身,对技术也不喜欢,只是混一口饭吃的人要强一些,这种人凭借自己的技术,只要运气不太差,顺利入行是没有问题的。歪路:编造经验提出来不是因为我赞成这种做法,只是这个现象确实是存在的,而且绝对不是个别现象,有许多“半路出家”的程序员,参加过培训之后编造2年工作经验顺利找到工作的,而且薪资还不低。
我认识一个小伙子,原来是销售,在某二线城市学习培训完成以后,编了两年工作经验来北京找了个15K的工作,(这里我们先不说他能不能胜任,这么做道不道德)老老实实从零开始这年头实在的人不多了,这样的人找工作多选在小公司,薪资也不高。不过有了工作经验以后,未来找工作还是会容易些的,所以啊,题主也不要过于忧虑,找工作这个事还讲运气和缘分。
2、为什么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大学生就业难,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很多大学生读大学时,不好好学习,忙着打游戏,或处对象,只要不挂科,就欧了,明明专业很好,但是很多大学都有这个专业,而且大学层次和知名度也不同。你在二本就想混个毕业证和学位证,就想心安理得找个工作,难!那还有硕士,博士呢?还是排不上号吧,只要你出类拔萃,还愁找不到工作?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当初选专业选错了,后来发现就门路特别窄,所以毕业就等于失业。
以前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现在选错专业,可就惨了,或者当初选专业时,还挺热们,几年之后,又淘汰了。比如以前挺火的土木工程,计算机和医学等,尤其是与盖楼相关的专业学,现在不太景气了。历史专业更难找工作,第二,大学院校那么多,尤其近十年,大学扩招,招生数据都达到数百万了,大学生年年都有毕业的,除了去国外留学的,继续深造读研的,每年都有六七百万毕业生,而工作岗位,却不见增多了多少。
第三,延迟退休,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考公务员的人数年年增长,而公务员岗位在缩编,不见增长,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不愿意回到农村教书育人,更别说去偏远山区了。他们都会考虑自己的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我曾跟着市里领导下乡视察工作,听说有两个大学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小学就教了一天课,第二天哭着走了,连编制都不要了。
那个农村的老师都快要退休了,特别缺老师,校长恳请领导向市里教育局反应一下情况。第四,中国是人情社会,有门路的大专生或高职学生,托人都能被安排到不错的企业工作,别看专业是否对口,先有个落脚点再说,锻炼锻炼与在岗培训,都是胜任工作了,现在有一些国企或大集体公司企业招聘人才,有的关系部门可以交换子女或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