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77年考入大学老教师现在不可能是初级职称,是因为。考入大学的老教师,现在还是初级职称,不但不合理,而且没有可能性,我以前所在的学校是城郊的一所农村学校,有三位教师教龄近30年还是初级职称,他们并不是在编不在岗的老师,刚参加工作时,他们的第一学历都是大专,而和他们一起参加工作的中师文凭教师,都是中级以上职称,有几位都是高级五档了。
1、农村学校职称评定指标少,造成一些教师近三十年教龄仍是初级职称,他们该怎么办?
提到职称,就是一线老师的痛。我以前所在的学校是城郊的一所农村学校,有三位教师教龄近30年还是初级职称,他们并不是在编不在岗的老师,刚参加工作时,他们的第一学历都是大专,而和他们一起参加工作的中师文凭教师,都是中级以上职称,有几位都是高级五档了,每年的职称工资,他们都要相差2万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他们该如何办呢?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年度考核分,为评职称做好准备,
1.农村学校的中级职称指标占全校教师人数的50%(初中),如果教龄有20多年都还没有评上中级职称,教师要从自身方面找问题,而不能怪学校制度不公。认真分析自身原因,老师可能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年度考核分偏低,2.学校在职称评定中,年度考核分起了决定性作用。年度考核分差距较大的部分就是教育教学业绩,要让教育教学业绩好,一定要上好课和管理好学生,
认真专研教材教法和教学技能,上课时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熟悉每章每节的考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作业,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3.提高年度考核分还有一个办法,多些经验交流类文章,发表在各级正规刊物上,因为评职称需要经验交流文章,同时发表的这些文章也能在年度考核中加分,为评职称做好充分准备,
二、利用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教师评职称的特殊政策。很多地方对农村教师在评职称时给予了特殊政策,以我们地区为例,在农村学校连续工作满30年的教师,可以破格晋升为中级或高级职称。对教龄接近30年的初级老师,可以享受破格晋升的机会晋升为中级职称,但需要的材料和正常晋升为中级职称的材料一样,这是不占学校中级职称指标的,到教龄就评。
2、77年考入大学的老教师,现在还是初级职称,合理吗?
77考入大学的老教师,现在还是初级职称,不但不合理,而且没有可能性,就我地的老教师来看,70年代末进入教育系统的老大学生,多成为教育行业的领导级人物。最次也是一校之长,我们学校的校长,是1979年毕业的老大学生,中文系毕业,早在2002就已经评上了高级职称。目前在我校拿最高的工资,和我们校长同界的老大学生以及上几界的老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师,基本全部分散在省、市、县教育局担任重要职务,他们也早已评上了高级职称。
如下图所示,即使是体育老师同样可以轻松评上高级职称:之所以77年考入大学老教师现在不可能是初级职称,是因为:一、70年代末的大学生可谓百里挑上,在各行各业都很抢手,70年代末,我国刚改革开放,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急需人才,所以说70年代末的大学生可以说赶上了好时候,大展宏图的机会有的是,教师行业同样是这样。
70年代末的师范大学生多数都落在省一级重点中学,甚至提拔到教育局工作,评职称更是不在话下。二、2008年以前,教师评职称还没有实行“限额制”,想评一级职称只要一篇论文就可以通过,想评高级职称两篇论文即可通过,1998年以前评高级职称论文并不是硬性条件,更不需要这样那样五花八门的证书,也不需要找人找后门等暗箱操作,只要交几百元评审费就可以等待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