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每一个不一样的人,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设置不一样的教育内容,这一点,是我们当前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我们需要研究的,是教育本身的规律,而不是教育的新概念,但由于上述的原因,我们目前的教育和考试,只能采取知识为主的方式,但将来的社会,却越来越需要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这是我们的教育与时代发展不能接轨的重要方面。
1、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如何提升?
德能勤绩廉。一、你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有教无类,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教学事业,二、你必须有才能。业务能力强!兴趣爱好广泛,头脑比较灵活,知识要渊博,基本功要扎实,熟练课堂教学艺术。不搞“三担牛粪六箢箕”的死板教学,加重学生负担,机械重复训练,
三、工作积极,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尽量出满勤。四、教学效果好,工作有成绩,不能虽然会上深得领导好评的花花课,但教学效果却很差;也不能靠死打硬拼,靠折磨学生,无人想与之共班,仅将自己的成绩提上来,却占去了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老师。五、不暗示学生、家长送东西,如果办公事,廉洁奉公。做到了上面五个字,有助于教师形象的提升,
2、什么是素质教育?中国的素质教育有什么特点?
这个话题很大,也属于比较学术的范畴,想要阐释清楚,需要花费若干的笔墨。这里,谈几个观点,与网友们讨论:1.素质教育是个伪概念实话说,如果是实名,我不敢谈这个观点,这里,可以简单阐释一下。教育,本身就是为了培养人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这不就是提高人的素质、素养吗?我们提倡素质教育,难道,还有不培养人的素质的教育?所以,素质教育,本来就是教育,何必再弄一个素质教育,好像还有费素质教育似的,
2.不断地推出新概念,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基于规律这些年来,不仅仅是中国,人们特别是一些专家,热衷于不断提出一些新概念。就以近20年为例,先有素质教育,后又核心素养,现在又是智慧教育——我就不明白,素质和素养,究竟有什么区别,而智慧教育与素质教育一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启迪智慧吗?其实,我们需要研究的,是教育本身的规律,而不是教育的新概念。
可以说,几千年来,人在变化,但人的核心和实质并没有变化,人的发展所需要的核心内涵,依然没有变化,比如,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理,高尚的品德、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的思维能力,感知和创造美的能力,这些,几千年来,那里有什么改变?我们的教育,不过就是围绕这些方面,采取更适合当下的人的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而已。
3.中国的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人批判中国教育,认为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甚至还有不少的人,将孩子送到国外,似乎外国旧式教育的天堂,事实上,从纵向来看,中国教育还是进步斐然的。比如,我们基本扫除了文盲,我们的教育硬件设施,已经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教育方式,越来越趋近于人的特点,而我们的教育内容,越来越与世界发展接轨——任何忽视这些进步的人,就是思维有局限的人,是属于需要再接受教育的人!4.中国教育还有亟需改变的地方但中国教育,还有许多需要改变的地方,最关键的地方,有三个方面:一是重整体轻个体,
客观地说,由于人口基数原因,我们不得不以考试来选拔人才,但多元智能研究已经非常清楚的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针对每一个不一样的人,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设置不一样的教育内容,这一点,是我们当前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二是重知识轻实践。只是可以通过考试来检测掌握的程度,而能力只能通过操作来完成,
但由于上述的原因,我们目前的教育和考试,只能采取知识为主的方式,但将来的社会,却越来越需要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这是我们的教育与时代发展不能接轨的重要方面。三是重踏实轻兴趣,这些年的教育,我们培养了很多踏踏实实的人,但这些人上完大学之后,大多不想学习,比较典型的事情,就是高三毕业之后撕书,原因何在呢?没有兴趣!从学习的角度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