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难做,好老师更难做,一个班那么多人,有的孩子真的很难管,嗓子喊哑了都未必听力的,有时候老师可能会略施体罚的手段,效果肯定有,但这种管理方式完全是把自己推到了风险的边缘,一旦被家长举报,或者自己情绪失控,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最近延安市委明确提出,必须放宽眼界,开阔思路,跳出延安看延安,横向比较看延安,用大城市的标准看延安,牢牢把握全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延安在陕甘宁蒙晋五省毗邻资源富集地区的区位、政治、文化等比较优势,着力增强延安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关联度、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努力把延安建成“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
1、作为革命老区的延安,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延安,简称“延”,古称肤施、高奴、延州,原延甘宁边区政府首府,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延安位于陕北南半部,属于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北接榆林,南连咸阳市、铜川、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延安全市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共辖2区11个县,196个乡镇,3426个行政村,总人口227万,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年均无霜期170天,平均气温9.2度,年均降水量500多毫米,
延安地处陕北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禁喉”。最近延安市委明确提出,必须放宽眼界,开阔思路,跳出延安看延安,横向比较看延安,用大城市的标准看延安,牢牢把握全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延安在陕甘宁蒙晋五省毗邻资源富集地区的区位、政治、文化等比较优势,着力增强延安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关联度、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努力把延安建成“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
延安建成“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理论有支持,发展有基础,做大有动力,承载有平台。按照“中心城市群”的理论,延安以300~400公里为半径,处于“银川~太原~西安”和“兰州~包头~郑州”正反两个三角形的中心,也处于关中天水、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太原四大城市群中心,,且以有或在建、拟建的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南北畅东西通,具有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明显区位交通优势;延安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腹地,石油、煤炭、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储量丰富,与周边城市的资源和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强,关联度高,合作共赢进而辐射带动周边的发展空间很大;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这一特殊的政治地位必然争取国家支持、赢得发展机遇上具有明显的政治优势,
在这一区域,延安黄土风情文化、黄河文化、皇帝文化的独特性、至高性属于不二地位。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延安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共公服务配套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延安新区的加快建设,建设交大规模城市的空间约束也将不复存在。当前,国家明确提出建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计划》,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优势,善于抓住机遇,就一定能把延安建设成为“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2016年,延安完成生产总值108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0.5亿元,人均GDP、人均财力居全省前列,完成社会固定投资1359.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693元和10568元,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53元和1172元,
有这样一组数字;2016年,来延安的游客达4025万人,其中红色教育培训3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8亿元,带动了经济发展。对此,延安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特色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构建红色文化旅游、皇帝历史文化旅游、黄河自然遗产文化旅游、黄土风情文化旅游和绿色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五大板块”,让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延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全球炎黄子孙朝圣地、黄河自然遗产观光地、黄土风情传播地,
2、延安双语小学发生悲剧,网友质疑,老师为什么不施救,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