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有什么作用。什么是新实体经济总结一句话就是,所有经济政策与手段都是为了修正经济的衰减属性,让经济循环发生,”任老一语中的,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石,实体经济就好像是一串数字最前面的那个“1”,而虚拟经济就是后面的“零”,没有了前面的“1”,那么即便是有再多的“零”,都是泡沫经济。
1、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市场经济本质就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游戏——穷人与富人在同样的条件下竞争,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放任贫富分化加剧,最要命的是导致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大部分财富被少数人拿走了,而消费主力军却大多数没钱消费,1930年席卷全球的大萧条中,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入下水道,也不愿施舍给穷人——背后就是市场经济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
那么,该如何解决?第一,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市场,政府创造需求弥补缺口——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消费政策、企业减负措施等等,但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第二,社会主义——政府强行对市场经济分配原则进行纠正,通过对富裕人群征收高额税赋等方式,再以福利的方式分配给中低层人群。这才是治标治本的最佳方案,不要以为资本主义社会就没有社会主义,例如:罗斯福推出的《完全就业法案》就有一条:“所有的美国人,天生就有获得工作的权利,美国政府有义务确保每个人都有工作,如果私企做不到,政府需要直接创造工作岗位”。
在19世纪50年代时期,美国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竟然高达90%,这种财富分配规律被政府强行纠偏,所以,美国经济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欣欣向荣,80年代初期,美国中产阶级人群达到巅峰,80年代后,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富裕人群与资本越来越“友好”,导致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到了川普执政时期,可以看到美国明显的分裂,最本质的还是因为政府干预不足,导致的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2、战争与经济是什么关系?
战争是经济循环失效的结果经济基础是战争惨烈程度的决定因素市场基本模型1.自衰减特性大众消费(100)=企业利润(30) 员工工资(70),工资是大众收入之源,大众收入是大众消费之源,第二次循环消费起点是70,第三次循环起点变为49因此,封闭市场具有自衰减的特性,放任市场,经济循环会自我关闭。所有经济政策与手段都是为了修正经济的衰减属性,让经济循环发生,
2.修正手段a.贸易顺差=企业利润 税收 员工工资。因此,贸易顺差是解决内部市场消费自衰减的有效手段,这是所有国家大力鼓励与补贴本地出口企业的根源。因为出口即可以激活本地消费,又能抑制他国(贸易逆差国)经济的正常循环,贸易顺差是修正市场衰减最理想方式。b.企业投资=企业利润 员工工资=企业存款 家庭储蓄(企业投资源自外商投资,银行贷款,出口利润和企业获利),
后遗症:企业贷款完成投资,贷款越多,获利要求越高,对居民存款消耗的速度越快。c.政府投资=企业利润 员工工资=企业存款 家庭储蓄(如,政府贷款修路,贷款支付成本,会转化为企业利润和家庭储蓄)后遗症:基建建成(如高速),消费者是基建贷款本息的终极买单者,彼时,同样会快速消耗居民存款,d.政府贷款=透支未来=社会福利=补贴消费后遗症:政府很快会陷入理论上的破产。
e.战争订单=企业利润 员工工资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数学模型告诉我们:战争确实是补充市场循环失效的手段之一,金本位导致其他修正方式失效金本位条件下,只有贸易顺差一项手段是对经济无害有利的。这是英法德日疯狂希望扩充殖民地的根源所在,但显然落后的殖民地有限的消费很容易被几个国家旺盛的供给能力所冲垮,最终出现订单不足,供给过剩的危机。
一切殖民战争和一战的主要目的是出口(抢订单),以修正国内市场订单不足的问题,同时,战争本身带来的订单同样会带来就业和收入。数学模型:战争订单=企业利润 员工工资请注意,市场人认为:维护市场正常循环的合法性要高于一切,因此,尽管人们都知道战争具有危害,但一旦战争本身可以拯救濒临死亡的企业和自己的饭碗,企业和大众根本不会考虑其他,只要可以避免破产就是合理。